“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
《说文·马部》中有:“附,副马也。”
段玉裁注:“副者贰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
原来,先秦及两汉时皇帝出行多乘车,从安全角度考虑,为使行踪不让世人知晓,除将自己乘的车称为正车外,还设有许多和正车形式完全一样的副车,同时还特地设一个替身,掩人耳目,借以表明皇帝在“副车”上。
秦朝时,张良会同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阻击秦始皇,就因其只击中副车,秦始皇才幸免于难。“驸马”一词成为“驸马都尉”官名的简称,始见于汉武帝时(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