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奇百科网

百科知识与科技资讯的权威分享平台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txt(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全文免费阅读)

结局是:乐源的地球村设计再次获得设计大奖,他再购回至爱的轿车,载着他至爱的妻子及儿子,小炳和咏琪则骑着自行车尾随着,众人沿着公路,向着无尽的前方奔驰!

我不想继承万化家产最后结局:还没有更新完,最后结局只有作者知道。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要想传承家族血脉,就只有生男孩,而且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Y染色体是父子相传,也就是说男孩的Y染色体唯一来源于他的父亲、爷爷、祖父、曾祖父... 这个问题引进了我的兴趣,于是查阅一些资料,发现似乎有些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

谈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的染色体、DNA、基因。  人体拥有400万亿个细胞(皮肤、肌肉、神经等),人体细胞除了红血球外的每个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46条),其中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女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性染色体不同,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一般研究认为,每条染色体含有1—2个DNA分子,也叫做脱氧核糖核酸,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遗传因子)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每个人体细胞DNA的30亿个碱基对以一种特殊方式排列形成人体的10万个基因,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人体基因组图谱。(自从RNA病毒发现之后,基因的存在方式不仅仅只存在于DNA上,还存在于RNA上。但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

人体细胞分裂后,新的细胞也拥有 基因相同的23对(46条)染色体,但是男人的精子细胞和 女人的卵细胞是个特例,分别只有23条染色体(即不存在配对),其中22条为常染色体,1条为性染色体。这个性染色体对于男人,在有的精子中是X,同时在另外同等数量的精子中则是Y,而 女人在所有分裂出的卵细胞中都只能是X。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双方22条常染色体正常配对,而性染色体则根据男方提供精子所带的单条Y或X染色体,形成XY或XX方式的配对,也就是导致下代为男或女。 这里就涉及到,有人说的生男孩传承家族血脉的问题了。下面我们先细化标识一对夫妻(记为第一代)的性染色体,男的为X1Y,女的为X2X3。    他们的小孩,如果是男孩(儿子,第二代),那么男孩(儿子,第二代)的性染色体为X2Y或X3Y;如果这个男孩(儿子,第二代)又生了男孩(孙子,第三代),那么孙子(第三代)的性染色体中依然保留爷爷辈(第一代)的Y;同样只要是后代是男孩,那么这个Y就会传承下去,自然这个Y中的基因也就传承了下去。 他们的小孩,如果是女孩(女儿,第二代),那么女孩(女儿,第二代)的性染色体为X1X2或X1X3; 如果该女孩(女儿,第二代)的小孩是男孩(外孙,第三代),那么外孙(第三代)的性染色体为X1Y4(或X2Y4或X3Y4,Y4来自第二代女孩的丈夫或者说这个外孙的爸爸);如果外孙(第三代)再生下第四代,此时如果外孙(第三代)提供的性染色体为X1或X2或X3,那么第四代虽然是女孩但还拥有第一代夫妻的性染色体,也就是说在性染色体方面依然继承了第一代夫妻的相关血脉;但是如果外孙(第三代)提供的性染色体为Y4,那么第四代虽然是男孩但第一代夫妻的性染色体已彻底丢失。 如果女孩(女儿,第二代)的小孩是女孩(外孙女,第三代),那么外孙女(第三代)的性染色体为X1X5(或X2X5或X3X5,X5来自第二代女孩的丈夫或者说这个外孙女的爸爸);外孙女(第三代)再生小孩(第四代)时,如果外孙女(第三代)提供的性染色体为X1或X2或X3,那么第四代还拥有第一代夫妻的性染色体,也就是说在性染色体方面依然继承了第一代夫妻的相关血脉;但是如果外孙女(第三代)提供的性染色体为X5,那么第一代夫妻的性染色体就彻底丢失。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代夫妻生下女孩,那么他们的性染色体以及相关基因可能会在第四代丢失。如果后代一直是男孩,那么第一代的Y染色体及相关基因会一直传承,中国所说的传宗接代可能也就是这个缘由(但古人似乎不知道这个科学道理啊)。

可是细细想来,仅凭这个推理,说生男孩才是传宗接代也并非合理。 首先从科学角度看,传宗接代应该主要为基因的传承,而精子或卵子中的23个染色体上,每个染色体都有基因,并非只是性染色体上有。性染色体虽然也包含像红绿色盲,外耳道多毛症等基因,但主要包含的还是控制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如Y染色体上具体决定生物雄性性别的基因片段SRY基因)。而其它22个染色体上却包含着更多更复杂的人类的基因,比如第22对染色体是常染色体中最后一对,它就与免疫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智力迟钝和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相关。所以即使第一代的性染色体(X或Y)后来丢失,另外22个染色体从概率上说应该很久(很多代)不会丢失,第一代的基因在很长时间内多多少少仍在传承。反过来看,即使后代一直是男孩,确保了第一代的性染色体Y不丢失,但并不能保证其它22个染色体不丢失,即反过来看即使后代始终是男孩,也可能第一代的其它基因早已丢失殆尽。而且,Y染色体上基因相比X染色体的基因也是少很多的。 其次从历史角度看,氏族社会的早、中期是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那时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那个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身强力壮的男子逐渐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和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既而逐渐树立男人强于女人的社会角色。也可以看出来,是男人还是女人传宗接代,在人类发展史上,主要根源是缘于谁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支配作用。 再次从人文社会角度看,一代代的传承,更多的是精神与思想,文化与事业,还有技艺与技能等,这些方面对于男女往往都有同等的传承效应,尤其在当前及今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 但是,再回到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所有的夫妻如果后代一直在延续的话,他们各自的23条染色体经过N代以后,可能都会丢失,而被其他人的染色体取代。可如果幸运地一直有男子后代,那起码会保留这对夫妻中男人的Y染色体及相关基因,以及这些基因所传承的性格和体质特征。这一点目前的理论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分析一个家族的基因族谱,往往是从男性着手。比如多年前,关于曹操家族的DNA研究,就是从多个疑似曹操后代的男性基因入手的,因为男性独有的、碱基对也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是最合适的检测对象。 所以,单纯从Y染色体来看,如果后代一直有男子,那么不管其它基因是否丢失,起码还可确定有一个染色体是在延续的——这就是家族的Y染色体! 当然,基因及遗传问题非常复杂,现代科技只是揭开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所以现在所用的理论和知识相对还是片面的,甚至不排除若干年后会被全部推翻。因为真理永远是在发展的。至于人类的传宗接代,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看,也不仅仅是基因一个单纯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精神与文明的传承。

并不赞同这种想法,传承血脉,并不止于血缘而已,还要看孩子的心思,我个人觉得顾家的人才能传承吧。而大多的女孩子更能体会家里的不容易,更珍惜家庭。就比如这个中秋,我大伯说的一些话,老家就他和奶奶两个人了,说送月饼来的都是女儿,而几个儿子啥都没有,都不回家,一句问候也没有,也没人主动回来接奶奶一起去团聚。

不是。女孩也一样可以传宗接代,因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出生下了父母的家族血统各占一半,不管传到哪一代,都一样的比例,只不过后代的姓氏不同而已,如果还纠结,就让外孙改姓就好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